作为一个转折年,难得静下心来开始正式走上电影迷的道路。今年去了北京电影节和上海电影节,很遗憾因为时间原因错过了First青年影展,也正因此无法选出华语的年度十佳,只能把部分影片放在特别提及里作罢。长片标记150部,2018年观影共计100部左右,剩余的是补评。短片观影30部有余,但因为大部分为古早实验作品,故也不评出年度十佳。与各位友邻相比这些数据还是很渺小,斗胆做个年度十佳榜单,也算是在迷影的道路上正式走出了第一步吧。(该榜单的评判标准完全基于个人不专业不统一的喜好,仅此而已,不供参考。)

首先在年度十佳之前,放两部华语新片的特别提及

S1. 邪不压正

 
邪不压正.jpg
 

作为姜文的铁粉,直接无视这部如《一步之遥》般受人唾弃的作品显得不合时宜。今年是华语影史大年,姜文,贾樟柯,张艺谋,毕赣,娄烨(未上映)这些名导都交出了一份作业,但是无一例外得到了饱受争议的等第。固步自封,陈旧,自我重复,自我迷恋这些词语仿佛变成了影评人和观众抨击这些导演的专用词。但是与此同时,“宇宙”这个类似的概念又被许多知名影评人用来夸赞一些海外导演,譬如“是枝宇宙”“卡隆宇宙”等等。同样是以导演自身为中心进行的创作,为何得到了如此不一的评判,也许值得诸位深思。

毋庸置疑,《邪不压正》没有拍出它应有的,或是说,受大家期待的样子。但是其实我们不能说姜文固步自封。少年老成的他在青春时以一部带有少许迷醉和沧桑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一鸣惊人,我们就为何不能接受人过中年的他在《一步之遥》和《邪不压正》里大洒荷尔蒙。抛开那些可能被误读的时代符号来讲,《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种老年时的回顾,《鬼子来了》是一种沉痛的自省,《让子弹飞》是中年的事业斗争,《一步之遥》是青年的小打小闹与纸醉金迷,而到了《邪不压正》又变成了少年的热血与激情。姜文的电影像是一个活倒的人生。

可能是为了姜文这一中国电影曾经或者现今的符号,给予《邪不压正》“特别提及”。

S2. 江湖儿女

第一步贾科长,总体而言观感比较舒适。原因有二,其一是因为赵涛和廖凡两位演员比较戳我的点(好的我知道涛涛经常被黑那我又能怎么办呢摊手),其二是因为它的时代性会让如我一样没有经历过那些时代的人感到本能性的好奇。在华语影坛其余的大师逐年隐退的大背景中,贾樟柯逐渐成为了戛纳系的中国文艺片第一把旗手。然而江湖儿女却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多可以和这个谬称相称的印象。从上部电影开始,贾科长着迷于跨越,这样的时代性以两个主角色的个体被表达出来,反而冲淡了一些宏大的,更有影响力的影像。

从个人而言,江湖儿女绝对称得上优质,全面,没有明显之短板,可能从这点来讲,贾樟柯是否在努力创造一种类型片,这种类型以一种美学为基础,然后加入更为表面的受普通观众欢迎的元素。是否我们在未来会看到更多的以导演为中心的类型片,这一点有待考证。凭什么超级英雄和英雄救美一定会是票房火爆的类型片,是否以中国时代故事就没有欣赏点呢?我觉得不好说。以此为期待,也给予其个人的“特别提及”。

年度十佳开始:

10. 幸福的拉扎罗

历史是一个车轮,车轮下被压弯的脊背将永远不会被挺直。讽刺的悲歌奏响,拉扎罗也成了引人悲怜的符号。我们身在同样的处境,却没有其那种不只是豁达还是无知的幸福感。色调偏低对比度,不够讨喜,节奏把握仍需提炼。这种意大利式的田园讽刺诗,在翁贝托埃科之后,终于又得见。

09. 货架之间

色彩很毒德,偏蓝,比日系蓝冷一点,但是不至于刺骨。用一种在特定场合的氛围制造了一起一切都很平淡的可爱故事。全程没有引领感,不对后面的故事有任何好奇,只是想静静的坐着,生活可以如此不起眼,但是又可以如此引力。一切的用力恰到好处,没有羞涩到不得而知,也没有着急的奔跑,速度和节奏都相互拉扯。音乐很美妙。

08. 小偷家族

两次大荧幕体验,第一次在上海电影节的大陆首映,第二次是在南京看的暑期公映(批评金鹰的电影院太冷了把我冻感冒了)。是枝裕和带领着一种日式的温情和金棕榈来到了大陆,怎么看来都还算一种好事。小偷家族确实是一种扩张和进步,但是枝裕和的这一步走得有些太过于谨慎。家庭确实在后半程被崩解,但是前段的铺垫也确实帮助观众提前树立了这种家庭概念。家庭再扩张,一如影评人的“宇宙”一说,但是它的原始结构和底层架构还是没有被打破,甚至未曾被动摇。

如果除了足够形而上的生与死爱与恨会是永恒的主题的话,我要加一个,家庭,以一种无法被深层讨论的形式被丢给了每个人。是枝裕和将继续扛起这杆旗吗?我希望答案是肯定的。是枝裕和将要把家庭二字引向何方,我个人更期待的是一种更加无序的状态和更加抽象的概念,但是就算不然,这般“家族”电影,也足够让人心痒让人感动。

07. 盛夏

苏联摇滚史,题材本身已经足矣加分,甚至增加了宽容度。迷醉一如《天鹅绒金矿》,狭隘也一如《天鹅绒金矿》。个人回忆和个人情感更应该成为一个切入点而不是一个中心点。有趣的是今年的两部优质歌舞片都使用了黑白色调(另一部是《冷战》),除了表达特定的时代背景之外,黑白色调反而增加了一种临境感。这也许说明了观者对于过往的事件的认知也恰恰是通过图像媒体所得。这或许可以说明为什么我们对那些冷战或者苏联时期的认知是一种下意识的黑白。

盛夏确实做到了一种挣扎和纠葛,但是这些纠葛所产生的摇滚在如今看来有些许民谣的影子。我们歌唱自我,自我在无意识中归为人民,也许是题材的原因,在代表时代性上,盛夏做的会比冷战好上那么几分。

06. 冷战

干净,简练,整洁,美的恰到好处。冷战在大部分时间里都以一种故作冷静的优雅迷倒了众人,唯一的憾点可能就在于高潮部分的冲突部分变得有些动荡和急促,微微打破了全局的节奏。收尾点明的那条一直存在的边界,万物都是如此,这边和那边,我在这边,你在那边,这种事件的打破会是值得追求的挑战,也最容易蝶变成凄美的影像,也正如冷战本身一般。边,这一概念的提炼,的确富有深意,但是在没有被深入的时代背景中,又是微微的有一丝淡薄了。

05. 刺心

与《野小子们》一同作为今年的最佳异色法国“情色”电影,很显然我个人更加钟爱这一部。刺心的画面没有过于实验感,总体而言保留在较容易接受的范围,鲜艳明晰但是颗粒迸出,一种中古的异色跃然在眼前。鸟,燃烧的谷仓,古森林,符号总是迷人的,至少在我看来如此。电影本身在这部电影之中承载了太多的角色,复仇的导火索,情色片的导演,牟利的方式,剪辑影片的爱人。电影的全位性被很好地展现在其中,可能是其令影迷心血澎湃的地方。

04. 罗马

年度金狮奖,若不是年初的网飞与戛纳的众人吃瓜大戏,又可能会晋级为金棕榈。时代性和影响性都尽可能做到了最优解,而且我个人坚信,阿方索卡隆在里面夹杂了不少私货。以一个男性的角度,我自问无力对这部影片之中的女性群像或者女性个像做任何的解析。但是母亲,祖母和保姆三人的角度各异,混杂着家与时代的情愁,不,浓厚的乡愁,也许是可以代表墨西哥的一种情怀。舍弃了那种亡灵节的刻板刻画,我们看到了剩余的更加切实的温暖。

海浪,功夫,燃烧的森林,都交织变化成一些游离在主题之外的,难以解读的景象,这些景象的作用除了直接表现美的概念之外,还形成了一种玄幻的史诗一般的概念。图像与音乐的美感,在休斯顿美术馆的放映厅里都被几乎完美的诠释了。

03. 燃烧

无力的青年究竟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睡这个疲软的时代,我们的青年在这个时代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这是燃烧带给我们的最现实最有趣最独特的问题。燃烧以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慵懒和愤怒这两种极端,又通过两种燃烧的文学(村上春树和福克纳)融合在了一起。在这个体系下,没有梦境,都是真实,但没有其他韩影那种血淋淋的残酷感。因为我们知道,李沧东也通过画面让我们知道,这样的真实,是足够文学的真实,反而比那些社会真实更加余味馥郁。

02. 地球最后的夜晚

可能是近期在老家电影院看的最后一部电影,观影体验极佳,寺山修司的前期异色,蔡明亮般的缓和镜头,不急不躁,贾樟柯般的中国异地口音,和毕赣自己,这个稚气未脱的可爱诗人。该部影片的可解读性之高令我沉迷。梦和现实的交织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主题,譬如布努埃尔的《中产阶级的审慎魅力》,但是以一种乡里诗歌的奇幻去表达,配上足够迷人的符号学,当然和观影者个人的心理,综合成了很美妙的化学物质,喝下去,晕了很久。两个多小时,嫌短,毕赣也可以学学锡兰,用时长吓跑不够格的观众,当然可能资方不同意哈哈。

我看到有人批判毕赣不过是下三滥的诗人,我觉得挺对的,诗人首先要下三滥,连诗人都不问俗世了,那些俗人们该活的有多惨啊。这种营销没有什么不对,凭什么一定是观众去消遣艺术,艺术的反向斗争就可以去消费那些不够格的观众的智商税。电影史从来与观众无关,艺术史也是这样,但是用一种哄骗的方式喂饱自己,是在艺术诞生之初就存在的故事。

01. 花筐

大林宣彦反战三部曲的最终作,北京电影节一刷,上海电影节二刷,迄今仍在翘首盼DVD发行。大林宣彦可能是日本昭和一代导演最后的遗珠。因为大林宣彦的身体原因,这部如同一般的映画更加富有喷涌而出的生命感。官能性的体验绝对是年度最佳。不得不说大林宣彦在二十一世纪仍然保有那个辉煌的atg时代的诸多特征,从色调上来看,高饱和度配上高对比度的配色,最抓人眼球,无论是在月色下染成金黄的海面,还是如血色般浓艳而凄凉的霞光,在皎洁的月色下悲苦的战火,就像是端坐在百年前京都的艺伎歌坊台下,欣赏着古典的三幕剧。

大林宣彦总是在艺术的完整性和对称性上做到尽善尽美,无论是上一部他的《原野四十九日》还是这个最新作《花筐》。序,破,急,传统的日本能乐的名词。在序章中,大林宣彦不急不慢的向诸位展示了各个人物的特质,人生观,和最基本的象征性人设。而在破中,再逐层揭露在目前情形下彼此的关联,并通过老师参军这一事件,直接引出最终的爆发性事件。最后在急这一部分,一切的人物都交织在了一起,一切的元素都被搅拌在同一个时空,同一个背景,交织出一曲新生的“末世狂想曲”。这种结构分明的剧式,在当今的电影中已经很难看到了。这般舞台剧模样的银幕,最能让我回忆起的也许还是上个世纪,1958年木下惠介版的《楢山节考》。大林宣彦在今日仍能够最自由的使用这样的手法,应该说是影迷的一大幸事了。

00. 影像之书

独立于年度十佳之外的当然是今年的特别金棕榈《影像之书》。戈达尔无疑是伟大的,不仅在年轻时作为新浪潮的旗手,而且在创作暮年摸索出了全新的电影语言。按照文学的比对,绝大部分的电影可以被归为叙述文,散文,诗,甚至是说明文(纪录片)。但《影像之书》则是一种复杂而深邃的议论长文。大段的引用,借喻,复杂而迷人。这种多元的剪贴历经了《电影社会主义》和《再见语言》的探索后变得愈加成熟,可解读度和观感大幅上升。当然与此同时则是主题的反复,人类,战争,左派和右派,革命命运与东方的神秘,新浪潮遗风的全新演绎,怎能不爱。

除去那些依旧认为“看不懂”的一贯评论,也有不少论调指出戈达尔这部可解读性大大上升的作品是在不断地向观众妥协。然而我认为一种艺术的可解读性往往意味着作者本身对于其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有着更为明晰和系统性的认知,并且切实找到了一种可成熟地反复使用的技法。先锋性值得赞扬,而一种行之有效的表达系统也依然重要,戈达尔在有生之年做到了。